淡妆多态 的的什么意思
更新:2025-04-27 21:46:59 发布:逛逛汉语
此句出自: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作者说: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陡转两句,笔力千钧。
全诗赏析: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名画。图为张萱所绘,一说是出自周昉之手。先后曾珍藏在南唐宫廷、晏殊府第。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作者在汴京任职中书舍人时曾看到此图,作了这首七言古诗。虢国夫人是杨贵妃三姐的封号。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苏轼这首诗和杜甫的《丽人行》一脉相承,含有一定的讽谕意义。诗的起四句为第一段,渲染虢国夫人恃宠骄肆。前两句所描绘的形象,正是图中虢国夫人形象的再现。作者写这位佳人,驾驭玉花骢马,淡妆多态。她骑在骏马上,身段轻盈,恍如惊飞的春燕。骏马骄驰在进宫的大道上,宛若游龙。美人名马,相互辉映;神采飞动,容光艳丽。《明皇杂录》记载:虢国夫人出入宫廷,常乘紫骢,使小黄门为御者。画和诗所绘写的都有所据。“金鞭争道”两句,写虢国夫人的骄纵,和杨家炙手可热的气焰。作者用“金鞭争道宝钗落”这句,再现了图中的情景。为了抢先进入明光宫,杨家豪奴,挥动金鞭与公主争道,致使公主惊下马来,宝钗堕地。据史载,某年正月十五日,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争道西市门,结果公主受惊落马。诗所写的,正是画意所在。诗的第二段是“宫中羯鼓催花柳”以下六句,写虢国夫人入宫和宫中的情事。此时宫中正作“羯鼓催花”之戏,贵妃亲自弹拨琵琶,汝阳王李琏在敲击羯鼓。在羯鼓争催的情况下,弦歌并起,舞姿柔曼,柳宠花娇。秦国夫人已经先期艳妆就座,打扮得非常娇贵。虢国夫人乘车缓缓而行,惊尘不动,素妆淡雅。入宫以后马的步子是放慢了。其是珠光宝气,人影衣香,花团锦簇,在不夜的宫廷里,一派欢乐情景,纷呈纸上。诗中叙玉奴和八姨作为衬映,而“自鞚玉花骢”的佳人,才是主体。画图是入神之画,诗是传神之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作者写诗至此,于欢情笑意中,陡作警醒之笔。作者说:这绝代的佳人,如今又在何处呢?她那明眸皓齿,除了画图之外,谁又曾见到过呢?当年的欢笑,似乎今天在丹青上只留下点点惨痛的泪痕了。陡转两句,笔力千钧。第三段是最后四句,紧承前文,作者在观图感叹之后,更对历史上一些回环往复的旧事,致以深沉的感慨。诗说:“吴公台下雷塘路,人间俯仰成今古。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历史上的隋炀帝,当年也曾嘲笑过陈叔宝、张丽华一味享乐,不恤国事,不知道韩擒虎已经带领隋兵迫近宫门。可是他后来也步陈叔宝的后尘,俯仰之间,身死人手,国破家亡,繁华成为尘土。言外之意,是说唐明皇、杨玉环、虢国夫人等,又重蹈了隋炀帝的覆辙。“吴公台下雷塘路”,葬埋了隋朝风流天子;“马嵬坡下泥土中”,也不仅仅只是留下杨玉环的血污,她的三姨虢国夫人也在那里被杀掉了。荒淫享乐者的下场,千古以来,如出一辙。昙花一现的恩宠,换来的仅仅是一幅供人凭吊的图画。全诗着意鲜明,前两段十句,全以画意为诗,笔墨酣畅。“明眸皓齿”两句转入主题,作轻微的感叹。末段四句,揭示意图,语意新警,亦讽亦慨,而千古恨事亦在其中,如此题图,大笔淋漓,有如史论,引人深思。
望采纳!祝好~
这是贺铸写的一首词中的开头一句。的的二字,颇值得玩味,即表现了作者相思是回忆往事如在目前的真切情景,又生动传神地托出了女子频送秋波的明确信息。“的的”二字迭用,虽属罕见,诞用在这里却非常明晓畅达,充溢着生活气息,使读者眼中幻化出这位勇敢女性的神采。
急用!!贺铸《薄幸》一词中“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中那“的的”读音是什么??的的:
didi第一声
1.分明貌。2.光亮、鲜明貌。3.深切貌,浓郁貌。4.象声词。5.即嫡嫡。谓嫡派亲传。的,通"嫡"。
这里应该是鲜明貌的意思
随着宋词的发展,词牌名已经和词内容脱节了。词牌名只是演变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格式,只规定了词的格律而已,与内容关联已经不大了。
《白香词谱》〔题考〕自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喧传一时后,“薄幸”二字演为游冶界之口头成语。《能改斋漫录》载琴操改韵[满庭芳]词,有“轻分罗带,暗解香衷,谩赢得薄幸狂名”句。本词“羞把香罗偷解”,似袭其语。作者与琴操同时,本调名,或即创自作者也。
例词:薄幸*春情(贺铸)
淡妆多态,更滴滴、频回盼睐。
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
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
几回凭、双燕叮咛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
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
恹恹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