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哪些隐逸诗

折叠展开

更新:2025-04-28 00:59:11 发布:逛逛汉语

唐朝著名的诗有哪些?

唐朝著名的诗有很多,比如:1、《早发白帝城》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2、《静夜思》年代: 唐 作者: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译文: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3、《春夜喜雨》年代: 唐 作者: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4、《登高》年代: 唐 作者: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钱塘湖春行》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年代: 唐 作者: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7、《夜雨寄北》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8、《春晓》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秋词》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0、《乌衣巷》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唐代都有哪些古诗?

唐诗三百首
卷一五言古诗感遇之一
卷一五言古诗感遇之二
卷一五言古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卷一五言古诗月下独酌
卷一五言古诗春思
卷一五言古诗望岳
卷一五言古诗赠卫八处士
卷一五言古诗佳人
卷一五言古诗梦李白之一
卷一五言古诗梦李白之二
卷一五言古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卷一五言古诗送别
卷一五言古诗青溪
卷一五言古诗渭川田家
卷一五言古诗西施咏
卷一五言古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卷一五言古诗夏日南亭怀辛大
卷一五言古诗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卷一五言古诗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卷一五言古诗寻西山隐者不遇
卷一五言古诗春泛若耶溪
卷一五言古诗宿王昌龄隐居
卷一五言古诗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卷一五言古诗贼退示官吏
卷一五言古诗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卷一五言古诗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卷一五言古诗寄全椒山中道士
卷一五言古诗长安遇冯著
卷一五言古诗夕次盱眙县
卷一五言古诗东郊
卷一五言古诗送杨氏女
卷一五言古诗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卷一五言古诗溪居
卷一五言古诗塞上曲
卷一五言古诗塞下曲
卷一五言古诗关山月
卷一五言古诗子夜吴歌
卷一五言古诗长干行
卷一五言古诗烈女操
卷一五言古诗游子吟
卷二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卷二七言古诗古意
卷二七言古诗送陈章甫
卷二七言古诗琴歌
卷二七言古诗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卷二七言古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卷二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
卷二七言古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卷二七言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卷二七言古诗金陵酒肆留别
卷二七言古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卷二七言古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七言古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卷二七言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卷二七言古诗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卷二七言古诗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卷二七言古诗寄韩谏议注
卷二七言古诗古柏行
卷三七言古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卷三七言古诗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卷三七言古诗山石
卷三七言古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卷三七言古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卷三七言古诗石鼓歌
卷三七言古诗渔翁
卷三七言古诗长恨歌
卷三七言古诗琵琶行并序
卷三七言古诗韩碑
卷四七言乐府燕歌行
卷四七言乐府古从军行
卷四七言乐府洛阳女儿行
卷四七言乐府老将行
卷四七言乐府桃源行
卷四七言乐府蜀道难
卷四七言乐府长相思之一
卷四七言乐府长相思之二
卷四七言乐府行路难
卷四七言乐府将进酒
卷四七言乐府兵车行
卷四七言乐府丽人行
卷四七言乐府哀江头
卷四七言乐府哀王孙
卷五五言律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卷五五言律诗望月怀远
卷五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卷五五言律诗在狱咏蝉(并序)
卷五五言律诗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卷五五言律诗杂诗
卷五五言律诗题大庾岭北驿
卷五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
卷五五言律诗破山寺后禅院
卷五五言律诗寄左省杜拾遗
卷五五言律诗赠孟浩然
卷五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
卷五五言律诗送友人
卷五五言律诗听蜀僧浚弹琴
卷五五言律诗夜泊牛渚怀古
卷五五言律诗春望
卷五五言律诗月夜
卷五五言律诗春宿左省
卷五五言律诗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卷五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
卷五五言律诗天末怀李白
卷五五言律诗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卷五五言律诗别房太尉墓
卷五五言律诗旅夜书怀
卷五五言律诗登岳阳楼
卷五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卷五五言律诗山居秋暝
卷五五言律诗归嵩山作
卷五五言律诗终南山
卷五五言律诗酬张少府
卷五五言律诗过香积寺
卷五五言律诗送梓州李使君
卷五五言律诗汉江临眺
卷五五言律诗终南别业
卷五五言律诗临洞庭赠张丞相
卷五五言律诗与诸子登岘山
卷五五言律诗宴梅道士山房
卷五五言律诗岁暮归南山
卷五五言律诗过故人庄
卷五五言律诗秦中寄远上人
卷五五言律诗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卷五五言律诗留别王维
卷五五言律诗早寒有怀
卷五五言律诗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卷五五言律诗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卷五五言律诗饯别王十一南游
卷五五言律诗寻南溪常道士
卷五五言律诗新年作
卷五五言律诗送僧归日本
卷五五言律诗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卷五五言律诗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卷五五言律诗赋得暮雨送李曹
卷五五言律诗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卷五五言律诗阙题
卷五五言律诗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卷五五言律诗送李端
卷五五言律诗喜见外弟又言别
卷五五言律诗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卷五五言律诗喜外弟卢纶见宿
卷五五言律诗贼平后送人北归
卷五五言律诗蜀先主庙
卷五五言律诗没蕃故人
卷五五言律诗草
卷五五言律诗旅宿
卷五五言律诗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卷五五言律诗早秋
卷五五言律诗蝉
卷五五言律诗风雨
卷五五言律诗落花
卷五五言律诗凉思
卷五五言律诗北青萝
卷五五言律诗送人东游
卷五五言律诗灞上秋居
卷五五言律诗楚江怀古
卷五五言律诗书边事
卷五五言律诗除夜有怀
卷五五言律诗孤雁
卷五五言律诗春宫怨
卷五五言律诗章台夜思
卷五五言律诗寻陆鸿渐不遇
卷六七言律诗黄鹤楼
卷六七言律诗行经华阴
卷六七言律诗望蓟门
卷六七言律诗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卷六七言律诗送魏万之京
卷六七言律诗登金陵凤凰台
卷六七言律诗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卷六七言律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七言律诗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卷六七言律诗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卷六七言律诗积雨辋川庄作
卷六七言律诗赠郭给事
卷六七言律诗蜀相
卷六七言律诗客至
卷六七言律诗野望
卷六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六七言律诗登高
卷六七言律诗登楼
卷六七言律诗宿府
卷六七言律诗阁夜
卷六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一
卷六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二
卷六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三
卷六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四
卷六七言律诗咏怀古迹之五
卷六七言律诗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卷六七言律诗长沙过贾谊宅
卷六七言律诗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卷六七言律诗赠阙下裴舍人
卷六七言律诗寄李儋元锡
卷六七言律诗同题仙游观
卷六七言律诗春思
卷六七言律诗晚次鄂州
卷六七言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卷六七言律诗西塞山怀古
卷六七言律诗遣悲怀之一
卷六七言律诗遣悲怀之二
卷六七言律诗遣悲怀之三
卷六七言律诗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卷六七言律诗锦瑟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
卷六七言律诗隋宫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之一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之二
卷六七言律诗筹笔驿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
卷六七言律诗春雨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之一
卷六七言律诗无题之二
卷六七言律诗利洲南渡
卷六七言律诗苏武庙
卷六七言律诗宫词
卷六七言律诗贫女
卷六七言律诗独不见
卷七五言绝句鹿柴
卷七五言绝句竹里馆
卷七五言绝句送别
卷七五言绝句相思
卷七五言绝句杂诗
卷七五言绝句送崔九
卷七五言绝句终南望馀雪
卷七五言绝句宿建德江
卷七五言绝句春晓
卷七五言绝句夜思
卷七五言绝句怨情
卷七五言绝句八阵图
卷七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卷七五言绝句送灵澈
卷七五言绝句弹琴
卷七五言绝句送上人
卷七五言绝句秋夜寄丘员外
卷七五言绝句听筝
卷七五言绝句新嫁娘
卷七五言绝句玉台体
卷七五言绝句江雪
卷七五言绝句行宫
卷七五言绝句问刘十九
卷七五言绝句何满子
卷七五言绝句登乐游原
卷七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卷七五言绝句渡汉江
卷七五言绝句春怨
卷七五言绝句哥舒歌
卷七五言绝句长干行之一
卷七五言绝句长干行之二
卷七五言绝句玉阶怨
卷七五言绝句塞下曲之一
卷七五言绝句塞下曲之二
卷七五言绝句塞下曲之三
卷七五言绝句塞下曲之四
卷七五言绝句江南曲
卷八七言绝句回乡偶书
卷八七言绝句桃花溪
卷八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卷八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
卷八七言绝句闺怨
卷八七言绝句春宫怨
卷八七言绝句凉州曲
卷八七言绝句送孟浩然之广陵
卷八七言绝句下江陵
卷八七言绝句逢入京使
第八就是你
卷八七言绝句滁州西涧
卷八七言绝句枫桥夜泊
卷八七言绝句寒食
卷八七言绝句月夜
卷八七言绝句春怨
卷八七言绝句征人怨
卷八七言绝句宫词
卷八七言绝句夜上受降城闻笛
卷八七言绝句乌衣巷
卷八七言绝句春词
卷八七言绝句宫词
卷八七言绝句赠内人
卷八七言绝句集灵台之一
卷八七言绝句集灵台之二
卷八七言绝句题金陵渡
卷八七言绝句宫中词
卷八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
卷八七言绝句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卷八七言绝句赤壁
卷八七言绝句泊秦淮
卷八七言绝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卷八七言绝句遣怀
卷八七言绝句秋夕
卷八七言绝句赠别之一
卷八七言绝句赠别之二
卷八七言绝句金谷园
卷八七言绝句夜雨寄北
卷八七言绝句寄令狐郎中
卷八七言绝句为有
卷八七言绝句隋宫
卷八七言绝句瑶池
卷八七言绝句嫦娥
卷八七言绝句贾生
卷八七言绝句瑶瑟怨
卷八七言绝句马嵬坡
卷八七言绝句已凉
卷八七言绝句金陵图
卷八七言绝句陇西行
卷八七言绝句寄人
卷八七言绝句杂诗
卷八七言绝句渭城曲
卷八七言绝句秋夜曲
卷八七言绝句长信怨
卷八七言绝句出塞
卷八七言绝句清平调之一
卷八七言绝句清平调之二
卷八七言绝句清平调之三
卷八七言绝句出塞
卷八七言绝句金缕衣

唐代边塞诗有哪些?

08、《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f

唐代古诗有哪些?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张九龄(唐代)《望月怀远/望月怀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孟郊(唐代)《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白(唐代)《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孟浩然(唐代)《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柳宗元(唐代)简介: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分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繁荣原因: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在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拢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使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隐逸情怀有哪些体现啊,具体的,有哪几类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第一节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序论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以描写山水田园内容为主的诗派,艺术成就极高,是盛唐诗歌繁荣的代表之一。代表人物为孟浩然、王维、储光羲、裴迪、常建等。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派
陶谢、王孟、韦柳
•二、山水田园诗派繁荣的原因
•(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件。(2)佛、道的兴盛和知识分子漫游隐逸的风气是文人描写山水田园的直接原因。(3)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举例田园诗的繁荣发展
•1、唐代别业的普及
别业的普及与唐代官吏的优厚待遇
郊馆田园追求山林田园的自然之趣
•2、官吏与文人士子们的大量隐居
官吏的亦官亦隐大隐提供优裕条件
•仕隐兼顾与京官加别业
•文人在等候选调或荐举期间的暂时闲居
隐居地的选择
•中进士前多在家乡隐居,亦官亦隐则在人所附近
•暂时闲居则多在出过著名隐士的风光优美之地
•江南越中、庐山、襄阳等
•北方终南山、嵩山(亦官亦隐)
•陆浑山、淇上、汝颖等(一般士子)
•3、隐居方式对隐居诗创作的影响
•(1)别业建筑普及到下层士人,或近田家,或筑于上水名胜之地,故多有山水田园之美,田园诗与山水诗方可彼此渗透,在盛唐汇为大宗。
•(2)创造与陶诗类似的的隐居环境,表现与陶氏类似的心境,更为关注环境的外在美与尚未充分表现的田园意趣
•陶渊明的躬耕田园,心灵的自由与净化,对人生宇宙真谛的追寻否决现实,坚定隐逸
•陶诗穷幽入玄的思辨,理趣深蕴,有思辨与景物契合的境界
•唐代
•非坚定隐逸出仕的终极期盼
•对田园的观赏而非参与
•王维“无可无不可”
•4、盛唐田园诗追求平和宁静与优雅高尚的审美情趣。
•对乡村生活的表象观照
•田园为调节心理、怡悦心性的精神享受
•三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
•1、体兼陶谢田园山水题材,融合陶谢所确立的精神旨趣与审美观照方式
•陶谢体合自然、适已为乐的精神旨趣
•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
•2、多写方外之情
•结交佛道中人,写与仙佛有关的山水诗
•无宗诞的宗教色彩,而是将仙境、禅境化入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创造出清净空灵的艺术意境
•南宗顿悟思想静心自悟
•由本性之空而体会万法之空,无须洗心悟道而自悟
北宗“渐悟”神秀
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
南宗“顿悟”慧能
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3、艺术表现上始终以崇尚陶谢为本。在继承陶谢基础上,形成了融兴寄于观赏、寄情性于鲜明画面之中的表现方式,以及通过虚实关系的处理创造意境,具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趣的共同特色。
王维的诗歌创作
•一、生平与思想
•20岁中进士张九龄举荐两次获罪最后官尚书右丞
•儒释道思想影响
•晚年佛教徒生活半官半隐
•多才多艺诗乐画
•二、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王维的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
•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山》、《渭川田家》、《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鸟鸣涧》等;
•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送沈之福之江东》、《相思》等;
•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少年行(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
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游侠诗与边塞诗积极进取,昂扬奋发,有锐气与激情。壮阔雄浑,气势豪迈。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空明境界与宁静之美
•诗中有画
•禅理禅趣
•《送元二使安西》首句抓住“朝雨”“客舍”“柳色”,为送别勾画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这样一来,送别的气氛就不是伤悲,而是轻快明朗的。尾联用最能表达感情的事和语言入诗。他不说送别时的其它种种活动,而只提取把酒相送的一句话,真挚的友情和豪壮的胸怀皆有,既充满人情味。所以,这首诗被人们谱成曲,成为千古传唱的别离歌。明李东阳《麓堂诗话》云:“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孟浩然及其他山水诗人
•一、孟浩然生平思想
有济世用时之志,不甘沉沦,但终生布衣
科举落第游历天下,寄情山水
二、创作
孟浩然的山水诗,贴近生活,将净化的情思、清淡的语言、明秀的诗境融为一体。自然平淡,清旷冲逸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但也有少数诗写得气象壮阔,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与王维相比,较为淳朴自然
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以王、孟为中心,还有一批诗风与他们相近的诗人,如裴迪、储光仪、常建等。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的意义
•王维等山水诗人的出现,与盛唐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中有人是借隐逸以企图走“终南捷径”,而更多的则是将隐逸作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进而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这种隐逸情结和山水情结对静逸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因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
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
•王维等山水诗的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意蕴,饶有禅意和禅趣。王维山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禅境,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唐代诗歌有哪些

唐朝诗歌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不胜枚举,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其代表人物及作品如下:
初唐:。“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在狱咏蝉》等,当然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以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
盛唐:最为著名的是李白,他的作品很多,且都为经典,《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另一位当属杜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及“三吏”、“三别”等。这时期还有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中唐: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韦应物《滁州西涧》,刘禹锡《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韩愈《八月十王夜赠张功曹》、《山石》、《调张籍》等。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无题》,杜牧《过华清宫》、《江南春》、《赤壁》、《泊秦淮》,温庭筠《商山早行》,韦庄的《古离别》等。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隐逸情怀有哪些体现啊,具体的,有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
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代有哪些隐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