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公是什么

折叠展开

更新:2025-04-27 11:54:09 发布:逛逛汉语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郡是什么人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后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
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赵孝成王七年(前259),长平之战后,秦军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长达三年之久。赵王派赵胜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奋勇,同赵胜去楚国求援,说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军救赵。此即"毛遂自荐"。援军到来之前,邯郸城内兵困粮尽,赵胜尽散家财,发动士兵坚守城池。直到楚军和魏信陵君援兵赶到,解邯郸之围。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国公"这句是什么意思

“瀛国公”,即南宋少帝赵(曰丝)。宋德祐元年、亦元至元十二年,右丞相伯颜率领的元朝军队兵临南宋“行在”临安府城下,太皇太后谢道清采取了投降以换取宗族保全的对策。第二年,亡国的赵氏後宫及宰枢要员以“祈请”的名义北觐。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九《京城归附》:“丙子正月二十日,大兵入临安府,太皇太后请降”。“二十四日,北使请宰执亲往燕京朝觐。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国公”这句是什么意思

“瀛国公”,即南宋少帝赵(曰丝)。宋德祐元年、亦元至元十二年,右丞相伯颜率领的元朝军队兵临南宋“行在”临安府城下,太皇太后谢道清采取了投降以换取宗族保全的对策。第二年,亡国的赵氏後宫及宰枢要员以“祈请”的名义北觐。刘一清《钱塘遗事》卷九《京城归附》:“丙子正月二十日,大兵入临安府,太皇太后请降”。“二十四日,北使请宰执亲往燕京朝觐。於是,以吴坚、贾余庆、家铉翁、刘岊、文天祥五人为祈请使,朝廷百官或在或遁,至是为之一空[矣]。二月二十日,北使请三宫北迁。二十二日,宋少帝令太后、隆国夫人黄氏、朱美人、王夫人以下百余人从行,福王与芮,参政谢堂、髙应松,驸马都尉杨镇,台諌段登炳、邹珙、陈秀伯,知临安府翁仲德等以下数千人,太学、宗学生数百人,皆在遣中,惟太皇太后以疾留大内”。[10]包括“太皇太后”谢氏、皇帝赵(曰丝)、皇后全氏等一干人等,经过数个月的行程,终於在月先後到达大都和上都。元明善《清河集》卷三《伯颜碑》:“宋主遣其臣齎国玺奉表纳土,命董文炳入宋宫取宋主居之别室,封府库归之有司。宋灭,十三年三月也”。“越四月,献宋主赵(曰丝)、谢后、全后於上都,上御大安殿,降封(曰丝)为瀛国公,遣大臣告成功于太庙”。

#平原郡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