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之赏什么意思
更新:2025-04-27 18:32:15 发布:逛逛汉语
晋文公从国外回来后,赏赐和他一起逃亡在外的人,但其中没有陶狐。他身边的人问他:“国君回到晋国,封爵赏禄已经三次了,但都没有陶狐,能问一下是问什么吗?”文公说:“以道义辅助我,以礼数劝导我的,给以上赏;以善良指教我,以贤德鼓励我的,给以中赏;拂逆我的愿望,数举我的过错的,给末赏。这都是赏赐有功劳的臣属的。如果要赏赐唐国的仆役们,就以陶狐为第一了。”周内史兴听说后,说:“晋文公大概要成为霸主了吧。以前圣王先道德后气力,晋公就当得这样的说法。”秦国小主夫人用奄变乱,贤人心中不悦纷纷隐居,百姓忧郁埋怨非议政府。公子连逃亡在魏国,听说这种情况后,就想返国,和他的群臣百姓来到和郑国的边塞,右主然守塞,不让他回国,说:“做臣下的道义,就是不能同时侍奉国君。我劝公子还是离开吧!”公子连离开后,进入翟国,来到焉氏塞,守边的菌改便放他进来了。夫人听闻后,十分震惊,命令官吏发兵,下了命令“有敌寇在边界。”士兵和官吏开始进发时,说:“去攻打敌寇。”半途中就改变为:“不是攻打敌寇,去迎接我们的国君。”公子连就这样与士卒一起回来,到了雍,围困夫人,夫人自杀。公子连被拥立,就是献公,他埋怨右主然将重罚他,感念菌改将厚赏他。监突争道:“不能这样。秦国流亡在外的公子很多,如果这样人臣就要争着迎纳公子了,这对国君很不利。”献公认为说得对,所以撤销右主然的罪名,并赏赐菌迁为官大夫,并赏守边塞的人每人二十石米。献公可以说是很会赏罚的人了。凡赏赐都不是因为喜欢他,惩罚也不是因为讨厌他,而要看就事情的归结。归结为善的,即便讨厌,还是要赏;归结为不善的,即便喜欢,还是要惩罚,这便是先王们治理混乱当定危局的方法。
老农给晋文公重耳一把土什么意思?老农给重耳一把土是“百姓愿意送给你土地”的意思。重耳流亡在外,在狄国住了一阵子,后来便发现有人要杀自己,赶紧又逃跑到卫国,可是卫国国君觉得重耳流落至此,对自己没什么用处,不肯收留。重耳一行只得徒步前行。走到五鹿碰到了几个庄稼人,重耳一行实在饿极了,便向他们讨点吃的,谁想到这些庄稼人居然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吃,重耳十分生气,随从狐偃劝他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土就是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可是一个好兆头。重耳听言作罢。扩展资料: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
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前632年于城濮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耳流亡
为政举措
政治
主条目:晋侯赏从亡者
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封狐偃为相、先轸为帅;让赵衰、胥臣、栾枝、冀缺等人辅佐他治理国家;让郤溱、霍伯带领军队;让贾佗、阳子制作礼仪;让魏犨、荀伯抵御北方的戎族。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赏赐随从自己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大的封给城邑,功小的授与爵位。
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拨乱反正,大量起用受晋惠公、晋怀公时代受到迫害的旧族,姬姓中贤良的人担任内务官,异姓中有才能的人担任边远地方的官。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分给士族田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工商之官领受俸禄,差役按其职务领取口粮,家臣的食用取自大夫的加田。
军事
随着晋国国力膨胀以及政治需要,晋文公不断改革军事:先是将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以郤谷统帅中军,狐偃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又因游牧民族对晋国侵扰而设立三行。前629年(晋文公八年),晋文公又裁撤三行,增设新二军,即新上军、新下军,为五军。
在军事上晋文公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于前632年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经济
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鼓励发展农业,提倡互相帮助,节省费用来使资财充足。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积极争取邻商入晋。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