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上境什么意思

折叠展开

更新:2025-04-28 00:39:00 发布:逛逛汉语

天坛是什么意思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天坛是做什么用的.?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扩展资料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坛公园

天坛里面有什么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坛面除中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确,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如此丰富的学问。
同时,她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北京天坛古时是做什么用的啊?

天坛是名闻中外的中华古建筑,但个中的奥秘,恐怕就
不是人人皆知了。
天坛初建是合祀天地的场所,故名天地坛,这从现今天
坛坛墙的形状仍可看出。其坛墙有内外两重,都是南方北
圆,正符合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虽然从嘉靖九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北郊另建了地坛,而天坛的围
墙并未改动。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这又是一大误会。年字的
本义是五谷丰收的意思,在篆文中从千,从禾,是形。所以
祈年殿实际是帝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而行礼
的场所是殿下的圆台,那并非祈年殿的殿基,其名为祈谷
坛。祈年殿不过是为祭祀时遮避雨雪的房子,初建时为宽
!%间,纵深# 间的黄瓦玉陛重檐重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
殿。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才将它改建成圆亭式
金顶大殿,名大享殿,到乾隆时重修,才建成现在的模样。据
说,在!’’(年的一场雷雨中,祈年殿被雷火所焚,因其楹柱
为檀香木,香飘数里。我们现在见到的祈年殿,是那以后重
修的。
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即天坛。“圜”在汉语中即为
天的意思。易经《兑卦》中说:“乾为天,为圜。”《楚辞·天问》
中也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句子,即“天有九重,是谁在
主持经营它呢?”这座汉白玉石坛与祈年殿一样,是我国古
代的优秀建筑。因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其建筑尺寸只能
使用“天数”,不能用“地数”。所谓“天数”,即一、三、五、七、
九等奇数。因《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天为阳,故只
能用奇数。所以修建时,全部结构都是用“鸳鸯尺”丈量出来
的。“鸳鸯尺”即古尺与今尺合用,用古尺丈量坛面直径,用
今尺丈量坛高。坛三层,顶层直径九丈,为“一九”,中层!"
丈为“三五”,底层%!丈为“三七”,全为“天数”。三层合计
)"丈,为“五九”,正好符合《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
大人”的吉兆。《周易》中还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于是顶层的中心安放圆形中心石,又称太极石。太极石四周
嵌九块扇形石板,以后逐层递加,均为九的倍数,共九层,合
九九之数,又象征天有九重。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
上,象征天帝高居九重天上。中层、底层的石板数也均为九的倍数。坛面周围的栏板数也有象征意义,顶层四面栏板,
每面!’块,共*%块,中层!$’块,底层!’$块,总计# $
块,合“一周天”# $度之数。正因此坛修建奇巧,所以乾隆
特地赏赐给工匠头目们六品、七品、无品级三等顶戴。
圜丘之南为昭亨门,门西有#座大石台,是树立灯杆用
的。杆长原制为(丈(寸。灯径 尺,高’尺,如一间小房,
里面点燃铸有龙纹的“蟠龙通宵宝蜡”。蜡是用川、桂进贡的
黄蜡制成,长)尺,粗!尺,点燃后不灭,不流油,不必剪烛
花,可连续燃烧!%小时,是珍贵的工艺品。
天坛,这么一个庄重严肃的场所,竟还有一个令人毛骨
悚然的地方,名叫“鬼门关”。祭祀时用的禽畜养在牺牲所,
在圜丘、祈谷两坛之西,而宰牲亭及制做贡品的神厨,却在
两坛之东。按规定,祈年门与成贞门间的神道上,除飞鸟无
法禁止外,是禁止任何活物通过的,祭祀用的禽畜也不许经
过昭亨门与北天门。于是人们在神道下修了个门洞形隧道,
祭祀用的牛羊鸡兔等从此送宰牲亭宰杀,因其一去无回,故
此处人称“鬼门关”。当时还传说洞中闹鬼,关着犯了天规的
天师,所以人们都不敢随便出入这一地区,祭祀时从祀人员
也尽量绕开这里,以免惹鬼上身,沾染晦气。
天坛中还曾有过许多特产,其一是水。北京城内苦水井
居多,而天坛内神厨的井水却是甜的。道士们说,这口井上
通天河,是神水,以此骗人钱财。王士祯的一首诗中就写道:
“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好,清波
一勺买千钱。”价格也真够贵的。此外,天坛的沙参、益母膏、
龙须菜也曾很出名。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但因康熙特
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列为御膳房贡品,一下子竟然身
价百倍,不到京城著名的大饭馆,人们就吃不到它。到同治
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光顾它了。天
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龙其是益母膏,一
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
益母膏的主要原料益母草,本是野生的。天坛神乐观的道士
将野生药草移到天坛内刻意栽培,当然长得更好,药效更大。
北京一首竹枝词就写道:“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
肝。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当然,这两种药在道
士们的口中自然又被吹成神药了

天坛的总体布局是什么样的?

天坛的总体布局按天圆地方进行布置。外周有两重墙垣围绕,北墙为圆弧形,南墙呈直角方形。正门设在西墙,在正门南侧有斋宫,是皇帝斋戒沐浴的场所。坛内主要建筑呈南北向纵轴线布局。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圜丘和祈年殿,两者之间有“丹陛桥”,是一条宽30米、高4米、长360米的砖砌大道。大道两边植松柏,林木高大,枝叶繁茂,似有“天境”之感。在这两座主要建筑之间的中轴线上还有一座建筑皇穹宇,这里是供奉“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祈年殿

天坛里面有什么?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
坛面除中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确,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如此丰富的学问。
同时,她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天坛中的数字象征什么?

天坛精巧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令人叹为观止。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坛建筑中还暗藏着许多数字象征。一进祈年门,宏伟的祈年殿就矗立在眼前。这座高38米、直径30米的圆形大殿,全靠28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当中4根金丝楠木柱叫“龙井柱”,代表一年的四季,中层12根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则表示一天12个时辰。过了皇穹宇是一座洁白如玉的3层圜坛,这就是圜丘。它的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白石全是9或9的倍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代表天,9为阳数之极。而皇帝自诩代表天,故以9作象征。石坛上层中心是一块圆石。圆心外第一环砌9块,到第9环81块,中层从10环90块起至18环162块止,下层则自19环到27环,最外一环共243块。每层4个门,每门的台阶是9级。每层有雕石栏杆,栏杆数也是9的倍数。高超的建筑艺术,使其数字象征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天坛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祈年殿的上下三层屋顶,均用深兰色琉璃瓦铺盖,象征天色。坛面除中心的太极石是圆形外,外围各圈均为扇面形,数目也是阳数,象征九重天,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着天帝高居九重天之上。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回音壁。如果说天安门城楼已成为中国的象征,那么,天坛祈年殿就是北京这座不朽名城的象征。的确,这座无与伦比的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通高38米、直径30米的体积内,容纳了如此丰富的学问。同时,她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仅凭木榫交结,斗拱支架,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绝伦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这就是“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天坛上境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