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长史是什么
更新:2025-04-28 03:22:37 发布:逛逛汉语
长史: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别驾:为州府中总理众务之官。州刺史的佐官。关系:隋初时废郡存州,改别驾为长史。唐初改郡丞为别驾,高宗又改别驾为长史。主管:长史亦称别驾,将军下的长史也可领军作战,唐代的长史其实并无实职。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非常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执管府中之政令。扩展资料:
别驾坊:是一种实物形态的历史文化遗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已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别驾坊为旌表明代担任过云南曲靖通判的浦江人陈玉而立。它是一座南北向、两柱一楼的石构建筑,两根柱子用抱鼓石稳固,石雕斗拱现在已经无存,坊额正反面均有双狮浮雕。据文保部门测量,整座建筑面宽3.3米,高约4.5米。当地老百姓为保护这座牌坊,又在别驾坊的外围建了一座一进三开间的关帝庙。读《后汉书》《宋书》等时,常常能遇到这一职官名。《三国演义》中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中想献图给曹操的张松,即在益州牧刘璋手下做过别驾从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别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史
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为别驾。
长史最早设于汉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
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
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
望官职0布衣5里长10亭长20乡长40县令80中书令160尚书令320大司马长史640丞相长史1280郡都尉2560破虏将军5120中少府10240郡太守20480州牧40960平西将军81920大司农163840镇西将军327680廷尉655360卫尉1310720骠骑将军2621440太尉5242880丞相10485760诸侯王到了640就可以去官网绑定手动点亮图标了
记得采纳啊
官名,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非常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
古代长史是什么官职?品级多少?俸禄多少?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其后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非常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参阅《通志.职官六》﹑《清通典.职官十》。战国末年秦已置,如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为掾属之长,秩皆千石,丞相长史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隋以后,三师、三公无幕僚,三省长官的属员亦无长史。至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很高,相当于上州刺史,甚至会充任节度使。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政府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长史是什么官长史官名。战国末年秦已置,李斯至秦,曾任此官,职责不详。
汉之相国、丞相、太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以及建三公后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皆置,为掾属之长,秩皆千石,丞相长史职权尤重。边郡太守也有长史,掌兵马,亦助太守掌兵,西域长史后代都护成为护理西域之长。汉末州珠算也有长史。魏、晋与两汉略同。南北朝带将军号开府的刺史,属官也有长史,且多兼任首郡(即刺史驻地)太守。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隋以后,三师、三公无幕僚,三省长官的属员亦无长史。至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唐亲王府、都护府、都督府、将帅(诸卫与出征将帅,不包括节度使)、州府(限于上、中州)设长史。品级高下视所属机构而异,从三品至七品不等。宋州府无长史,仅亲王府、都督府有此官。后各代王府也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其他政府机构,仅元储政院设。
长史是中国历史上职官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亦称为别驾。
长史最早设于汉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亦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
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
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却无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
明清时代的长史设于亲王、公主等府中,执管府中之政令。
长史是中国古代职官名。
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唐代州刺史下亦设立长史官,名为刺史佐官,没有实职。亦称为别驾。但大都督府的长史则地位较高,甚至会充任节度使。
明清时代的长史设於亲王、公主等堜,管府中之政令。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