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写山的诗句是什么

折叠展开

更新:2025-04-27 19:52:56 发布:逛逛汉语

古诗中写山的句子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古诗中写到“山”的诗句

这个还有数么?大概几千几万首都有了...
除了楼上的,我也想几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泰山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

关于山的古诗是什么

题西林壁苏轼 (宋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凉州词王之涣  (唐朝)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登鹳雀楼  王之涣 (唐朝)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鹿柴 王维 (唐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居秋暝  王维  (唐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送友人  李白  (唐朝)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独坐敬亭山  李白 (唐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天门山李白  (唐朝)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有什么关于山的古诗?——要整首诗!!

1、望岳【作者】杜甫 【朝代】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白话翻译: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 【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话翻译: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3、望洞庭【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白话翻译: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4、鹿柴【作者】王维 【朝代】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白话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5、题临安邸【作者】林升 【朝代】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白话翻译: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七律 长征》一诗中具体写“山”的诗句是什么?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此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古代诗句中描写山的诗句(注明是什么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北宋时期著名的大诗人苏轼在神宗元丰七年写的《题西林壁》,游览庐山群景后的一首总结诗。

#古诗中写山的诗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