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中诗人忧愤什么

折叠展开

更新:2025-04-27 19:54:50 发布:逛逛汉语

陆游的《书愤》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不平?或忧愤了什么?

这一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来讲,我被分配到的是书愤的首、颔两联。而这里面有个地方我却不能理解参考书上说“世事艰”暗指投降派保持朝政,点了诗题中的“愤”字,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为什么说点了愤字,又为什么说为空自许作铺垫呢?另外,求这首颔两联的直译,所有我能找到的地方都是意译,我想确认我的直译是否正确求高人指点!

在书愤这首诗中作者因为什么而愤

在书愤这首诗中作者因为什么而愤
我来答共1条回答
柯玉likeyuLV.122016-05-13
陆游时年已六十二,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3,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在书愤这首诗中作者因为什么愤

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

书愤中,诗人书了哪些事

诗人抒了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书愤:通观整首诗,思考诗人都忧愤了什么

忧愤国家: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忧愤朝政: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朝政黑暗
忧愤自己: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畴

书愤:通观整首诗,思考诗人都忧愤了什么

《观刈麦》的作者是(白居易)
,号(香山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两首诗是(琵琶行)和(长恨歌)

#书愤中诗人忧愤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