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病什么意思
更新:2025-04-28 03:38:22 发布:逛逛汉语
致: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
致金乡古城的“缔造者”汤和
2013年07月03日23:45:31来源:苍南新闻网
■叶俊青
汤和同志你好!
尊称你为同志,并非出于高攀。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你奉朱元璋令在金乡筑城置卫,你是金乡卫城的缔造者。626年后,我等根据政府安排,筹划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可以说是金乡“复城”的第一批参与者。在同一个地方,虽在不同的时代,却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可视为志同道合。
历史终将铭记,金乡的“城里人”永远不会忘怀,金乡卫城的设计并监督建成的核心人物,就是你汤和,明朝开国元勋,抗倭先驱,一代名将。你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官封左都督,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从现代的眼光去剖析当初的“造城”,你汤和至少做到了“三高”。一是高起点规划。史记洪武十七年(1384)正月,倭寇犯浙东,你奉命巡视海防,通过调查研究,建议部署沿海筑城抗倭。洪武十九年(1386)正月,尚来不及规划实施,出于当年政治斗争和明哲保身需要,你辞官告老还乡。即而,倭寇又频犯沿海,朱元璋请你复出,曰:“卿虽老,强为朕一行。”你奔赴浙江前线,视察地形,决定建立五十九座卫所城,选丁壮三万五千人筑之。以州县收入及没收罪犯财产,充当筑城经费。金乡便是五十九座中的卫城之一。当时,金乡设大小储仓,划定了金舟乡二十二都地,卫城面积中心十里,北至河头及现在老城范围。你设卫于金乡之事,规划起点之高,宏观地分析,体现了朱元璋定国方针即明代大儒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战略国策,彰显了丞相刘基八卦城格局之用心。二是高强度建设。史记金乡卫城择洪武二十年(1387)二月动工,历时三年筑成。从规划到施工及至建成,历时之短,可见建设强度之强。建成的金乡卫城有两大特点,即军卫化和按刘基建南京紫禁城的“八卦乾坤布局。”金乡卫城墙南北长980步,东西宽900步,周长9里30步,计1420余丈。城墙以条石砌建内夯黄土和砾石。墙高1.9丈,趾厚2丈,堞1650口,窝铺43座。有城门四座,东迎旭门,南靖海门,西来爽门,北望京门,均为拱形砖砌,各门均有瓮城。城墙外有完整的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上有吊桥。城墙内街巷的布局也为军卫化而设置,街街相连,巷巷沟通,中心点在第七巷。卫城最高衙署是“卫厅”,卫厅选择在卫山(今称狮山)之南麓,依傍于卫山高阜,居高临下,俯瞰全城,背山面海,总揽海防。卫城除四门外,分别在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设四水门,构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卦八门九宫格局。以此看来,当时在金乡置卫,选择如此布局,快速造城,不能不说是匠心独具。三是高效率管理。金乡卫隶属于浙江都司,系军事设施,非行政建置,但比对行政制度,金乡卫相当于一个郡。金乡卫有指挥司、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及千户等官员97名。有旗军8000余人,战船35艘,统率平阳县所有的水陆关寨,南至蒲门千户所、壮士千户所,北至沙园(现属瑞安)千户所。城内设五个千户所,隶属卫厅。从征士兵的地位最高,住在卫城内,属于“卫族”。金乡建城三年后,又增设了“巡检司”,主要是针对倭寇海上行动的特点,方便进行海上游哨的目的。金乡设卫之前,倭寇侵扰金乡海疆,致使村舍冷落,生灵涂炭,人口稀少,生产停滞。金乡卫设置后200年间,充分体现了卫城管理之高效,组织进行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抗击倭寇的战斗,其中史记数十次击退大规模倭寇进犯,确保了金乡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城难,古城恢复更难。我不知道你造城当初是否涉及到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如果有,在那个封建一统的年代,解决办法也许单一依赖于行政命令和军事强制措施,简单高效。造城和“复城”一字之差,差在时空隔阂、人文环境变化。特别在如今民主法制的民本时代,“复城”之难不仅仅是财力和技术的困扰,最难的是民心,其核心取决于群众的共识、理解和支持。干群上下、城里城外思想的高度统一,是“复城”成功与否的基础和关键。既要正视当下群众的生活生产需求现状,又要展望古城未来变化发展的前景。在矛盾中寻求突破,考验着“复城”者的智慧、耐心和魄力。在这方面,你造城的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建设、高效率管理值得学习和借鉴。请允许我借这次通信机会,向“造城始祖”你汇报一下“复城”的前期工作,以求你的明鉴和指点。一是高起点规划与保护性修缮齐头并进。规划先行,做好顶层设计,是“复城”的基础和关键。成功开发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和浙江西塘、乌镇等,目前具备国内最顶级的古建筑保护和开发设计的专家团队,同济大学的阮仪山教授,应邀承接了《金乡古镇保护和发展策划及概念性规划》的设计,同时邀请专长古城与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浙江大学宣建华教授,牵头编制金乡古民居保护性修缮方案。两位专家分别于今年1~3月亲率团队骨干到金乡实地考察,设计团队也已于4月份始来金开展实地测绘,目前委托合同已经签订,第一批设计经费已经拨付。预计修缮方案、总体规划设计分别将在8月、11月份完成。在此之前,业已先期启动东门余家、西门潘家和沈太丰等3座古民居作为保护性修缮试点。做到一座古民居一个责任班子一套政策方案,实现年内完成修缮试点古民居的目标,以修缮成效提振群众对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的士气和信心。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和古城恢复政策性处理方案研究同步进行。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为契机,也以此为“复城”行动的载体。通过对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评价体系,收集金乡古城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和传统特色环境要素等历史资料,编辑整理金乡民间历史文化资料、民间民俗活动和民间传说故事等资料,并制作成VCR、图片、电视专题等影像资料,保留城镇发展和建筑记忆,为申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规划要求,明年计划启动一段古城墙复建、2座古城门修建、10座古民居修缮及鲤河恢复疏浚等一期建设项目。当前已经开展对以上项目涉及拆迁安置住户的初步摸底调查工作,了解需拆迁房屋数量和性质,正在研究形成“产权人可接受、政府可承受”的金乡镇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的政策处理草案。下步将在古民居修缮腾空安置攻坚中,结合金乡实际和产权人利益诉求,逐步完善古城恢复政策性处理方案。三是宣传先行和镇政府外迁两手都在抓。宣传先行的目的是激发民意、凝聚民心,这是“复城”的基石和动力源泉。目前正在筹划外迁镇政府行政中心,带动和推进金乡新城区建设,把现在的镇政府驻地方宅大院,通过保护性修缮建设为金乡文博馆和古城恢复展示馆,体现政府“复城”的决心,以实际行动彰显古(城恢复)、新(金乡新城)共建,加快推进“复城”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请宽恕我的孤陋寡闻,其实第一次听到你“汤和造城”一说,还是在今年三月的一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座谈会上,我作为从小金乡长大、在金工作六个年头的金乡人,汗颜之余,赶紧翻书恶补。才知道,明洪武十九年,与你同乡从小赤屁股一块长大的皇帝朱元璋,请已退休在家的你出山谋划沿海筑城抗倭。据史料推算,你这年已60岁高龄,不但没有推辞,且行动迅速,仅用三年时间造成金乡城。我不知道你汤和造城三年时间里有否亲自来过金乡,至少目前罕见有史料记载。有时候,我突发奇想,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我真愿意穿越到明朝洪武年间,追随你汤和见识一下金乡造城的恢弘场面。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我不知道你汤和是否愿意穿越到今朝,享受汽车、电视、手机高科技的同时,能否欣然接受邀请,来到镇政府的财政所会议室,参加我们精心策划的“汤苏方宅高层会晤”。与我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你当初造城的传统观念与今天古城恢复的现代理念做一次火花式的碰撞、交流和探讨,那肯定是一次意味盎然、成功务实的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座谈会。
我读懂你有许多苦楚和哀怨,深深地埋藏在史料的字里行间,若隐若显。明朝洪武年间,做官可能是“高危行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上台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洪武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唯独你能幸免于难,至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高龄,老死于户墉之下。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问题有些冒昧,但唯你独解。史书说你在明朝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说你为人低调、小心谨慎等等;说你不贪功、不图利、识相知趣等等;也有总结为这是性格决定命运的。但是,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依我之见,你之善终,盖因做人的大智慧。如果一定还有其他,盖因你抗倭造城善举积下的阴德。你的为人和处事,确实值得当下体制内后辈们的借鉴与学习。
汤和同志,遥祝天上安翔。
【附注】
汤和,明朝开国元勋,字鼎臣,濠州钟离人。官封左都督,封信国公,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迫降方国珍,俘陈友定,迫夏国主明升出降,使伯颜帖木儿乞降,战功卓著,是为一代名将。洪武二十年,汤和在山东、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在浙江沿海选浙东民众五万八千余人戌守,使倭寇不敢轻犯。后以年迈为由,自请还乡。二十三患病。二十八年八月病卒。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大事记
2012年9月12日,县委书记黄寿龙在前期听取民意的基础上,赴金乡镇调研,首次提出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
2012年10月23日,中共苍南县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实施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
2012年10月29日,金乡镇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庆明任组长。
2012年11月16日,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部署前期各项基本工作。随后一系列座谈会、规划对接等工作相续展开。
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共召开有关职能部门单位意见征求会、文化界代表座谈会、在外知名人士座谈会、金乡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座谈会、镇机关干部建议座谈会、村居干部及代表座谈会等各层次会议20余次,共商“复城”大计、征求“复城”金点子。
2013年1月27日,东南大学的朱光亚教授亲率设计团队应邀赴金乡实地考察,对古城恢复工作提出10条建设性意见。
2013年2月10日既蛇年大年初一,县委书记黄寿龙在金乡召开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座谈会,提出“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十年完成建设”目标。
2013年3月11日,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团队应邀赴金乡实地考察,并提交《关于苍南县金乡古镇项目工程的项目建议书》。
2013年3月20日,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研究决定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负责编制,同时部署古民居修缮等其他工作。
2013年4月,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苏庆明在金乡前后召开3次工作会议,确定余家、潘家和沈太丰等3座古民居作为2013年恢复性修缮试点。
2013年4月初,确定由浙江大学宣建华教授牵头编制3座古民居恢复性修缮方案,设计团队于4月9日始到金乡开展实地测绘。
2013年4月,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经研究,确定由县财政拨付290万、金乡镇拨付100万,共计拨付390万元聘请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负责编制《金乡古镇保护和发展策划及概念性规划》。
2013年4月29日,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设计团队赴金乡实地测绘,预计设计周期为6~9个月。
2013年5月28日,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总结前阶段工作并对下阶段开发建设做了部署。会议提交金乡古城恢复性开发建设有关土地指标、常设机构和专业团队等问题适时请示县委常委会研定。(杜成钱整理)
君子之交,源于互相宽怀的理解。在这理解中,互相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所以在常人看来,就象白水一样的淡…
应该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吧。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也就是说君子之交是平淡的,小人之交却如同酒一样浓的。就是君子之间的友宜,看起来不是那么亲热,他们是心理的互相欣赏。
小人之间的友宜就是天天在一起吃喝玩乐,看起来感情不错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编辑本段
示例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
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若水。”
编辑本段
含义解读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何为君子?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个‘命’就是生命本体,就是“道”,也是所谓“天命”。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知“天命”之人,明“道”之人就是“君子”。就自强不息与天同健。也就是《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何为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水如山中清泉,自然纯净,有山之灵气;那水如涓涓细流,清澈透明,有溪之绵长;那水如井中佳品,甘甜醇爽,有井之魂灵。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地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而装备利益而交织在一块的酒肉友情很快就会被遗弃,于是就有了争吵和谩骂.
【释义】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语法】作状语;含褒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君子之交
【反义词】小人之交甜如蜜[1][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典故】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2][编辑本段]成语辨析
【正音】淡:不能读作“yán”。
【辨形】淡:不能写作“谈”。
【辩义】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若水。(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若水。(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诠释了朋友之间的友谊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生活所带来的平淡后的宁静与幸福,“淡”是生活的味道,也是时间验证的朋友味道;最主要的是“淡”如平静的水,而不是汹涌的波涛,真正的朋友之间不需要有大风大浪一样的日子,能够和气、平安、健康、快乐、珍惜、信任、象水一样的清澈透明的友谊足以!!古文
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为其布与?赤子而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收也。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选自《庄子》)
编辑本段
翻译
桑户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编辑本段
释义
释义
君子:古代指地位高、有道德的人,现在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语法
作状语;含褒义。
结构
主补式。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说,那些真正的朋友,平时虽然没有密切的交流,但是你总是觉得他们离你不远,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帮助往往出自他们,而你富贵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搀和。即:随缘,惜缘,不攀缘。
编辑本段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编辑本段
典故
相传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
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
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
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1]
编辑本段
成语辨析
【正音】淡:不能读作“yán”。
【辨形】淡:不能写作“谈”。
【辩义】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如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
【赏析】庄子不重伦理,人们不妨脱离道德说教,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话。它完全可能不是说哪种朋友要得,哪种朋友要不得;或者,哪种友情高尚,哪种友情卑劣。中国古人早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西方文明也含有“博爱”的境界,无非是说大家相互之间都应该是朋友。然而,天下的众人千奇百态,建立在一种规则、一种标准、一种形式下的友谊使大家都成为朋友是不大可能了。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他的经历、地位及文化影响可以造就他的交友原则,结识朋友的类型也有一定的倾向。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谁都有很多类型不同种的朋友,并且可以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和发展着友谊,在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人能够具有这种能力,是人的内心世界天生的多元化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只要高风亮节无视衣食住行,或者说只要情感不要利益,只要智慧不要健康,只要开心不要安全,只要忠诚不要原则,只要名利不要尊严,只要逻辑不要道德。因为要想得到就得付出,要想得到不同就得付出不同,这里的两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精神上的朋友要付出精神努力,感情上的朋友要付出感情上的努力,物质利益上的朋友要付出物质上的努力,......切不可张冠李戴、不分青红、盲目投入。
王茂生送给薛仁贵的礼品是水而不是酒,只是为了表示两人之间的友谊应该继续保持在追求事业上,当然不是因为王茂生贫困没有能力送酒。
编辑本段
成语示例
◎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君子之交淡若水。(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若水。(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送文畅上人东游》
年代:唐作者:吕温
随缘聊振锡,高步出东城。水止无恒地,云行不计程。
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今日临岐别,吾徒自有情。
吕温--(772-811),字叔和,一字化光,因官终衡州剌史,所以世称吕衡州,河中(今山西永济)人,郡望东平(今山东东平),可能因祖父为官,本支移居洛阳,族人仍居河中,与吕温同时代的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人,都曾给他以极高的评价,是因他既是唐代中期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又是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人物。吕温出生于书香官宦人家,祖父吕延之,官越州剌史、浙江东道节度使。父吕渭,举进士,官至礼部侍郎。祖与父俱有盛名。吕温的外祖父柳识,外祖叔柳浑皆为诗人,有令名。吕温兄弟四人皆美才,父子兄弟以文学并称,为世所美。吕温幼学从父,20岁从著名学者陆贽学《春秋》,从梁肃学文章。他为学刻苦,有志于世。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应河南府试,为贡士之冠。十四年(798)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十九年(803)擢左拾遗,次年与张荐出使吐蕃,历官户部员外郎、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兼侍御史。元和三年(808)秋,吕温因劾奏宰相李吉甫,贬道州刺史,五年徒衡州,六年八月病卒于衡州刺史任上,终年40岁。擢左拾遗后的数年,是吕温在政治上的活跃时期。他参加了王叔文政治集团,当时只30多岁,为少壮之士,锋芒初露,为王叔文所倚重,是革新派重要成员。史籍所载王叔文党,吕温名字排列颇前。他行事不肯苟且从俗,有志气,有抱负,谈史论政,极富热情。令人深感惋惜的是,著名的永贞改革,仅数月时间便夭折了,吕温的政治主张当然失去了付诸实践的机会。永贞革新的失败,"二王八司马事件",吕温因奉使吐蕃而幸免遭贬。但元和三年(808),因与窦群奏劾李吉甫交通术士,先被贬道州,后又徒衡州。在道州、衡州任上,他克尽职守,政绩颇著。方当有所作为,为善一方,不料只过了一年稍多一点时间,便因病卒于任上。他的多病,与改革不成,宏图难施而郁结不无关系。吕温死后,柳宗元在祭文中痛悼他:"志不得行,功不得施。……临江大哭,万事已矣!"这是对革新者壮志不行又英年早逝的痛惜与哀悼。吕温是一位颇有仁人之心的官员、诗人,忧民生,悯农事。据《云溪友议》载,李绅著名的《悯农》诗,就是为吕温所赏而盛传于世的。在衡州时,有百姓五人缴输公税时死于洪水,吕温作《衡州祭柘里渡溺死百姓文》,自责道:"州令未明,津渡不谨,致此沦逝,咎由使君。"还拿自己俸钱抚恤死者家属,代其纳税。这在当时极为少见。吕温作为晚唐诗坛上的一个著名诗人,一直受后世推崇。他的诗词意浅直,平白自然,多悯民怜友之作,纪游记事,抒发情感,被收入数种唐名家诗集,诗选。吕温诗文,是卒后由好友刘禹锡为他编定的,共10卷,并为之作序。今传《吕衡州集》,仍为10卷,但已非原帙,是又经后人辑编的,共210余篇,与刘禹锡当时所编篇数,大体相符。
意思指君子之间建立在道义基础上的交情高雅纯净,清淡如水。成语解释释义:君子:古代指道德高尚的人,也称品行好的人为君子。交:交情。君子之间因心怀坦荡,所以无须存有戒备之心。不用讲究太多礼节及客套语,不用太过谦卑。可以轻松自然,心境如水一样清澈透明。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白话文:“而且君子的友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成语用法主补式,作状语,含褒义。扩展资料反义词
小人之交甘若醴:意思是因利益而交织在一块的酒肉友情很快就会被遗弃,于是就有了争吵和谩骂。成语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白话文:“而且君子的友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示例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若水。”白话文:“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之交淡如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人之交甘若醴
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纯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若水”不是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
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示例:《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
宋·辛弃疾《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若水。”
君子之交淡若水
小人之交甘若醴
【译文】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人要成为朋友,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很清淡,物质化的好处可以省略;
萍水相逢、互不了解的人要成为朋友,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重要,使对方欢欣满意的“表示”是必不可少的。
【赏析】
我们不妨脱离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话,它可能不是说哪种朋友要得,哪种朋友要不得;或者,哪种友情高尚,哪种友情卑劣。中国古人早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现代西方文明也有“博爱”的境界,无非是说大家相互之间都应该是朋友。然而,天下的众人千奇百态,建立在一种规则、一种标准、一种形式下的友谊使大家都成为朋友是不大可能了。我相信,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他的经历、地位及文化影响可以造就他的交友原则,结识朋友的类型也有一定的倾向。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谁都有很多类型不同种的朋友,我们可以和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保持和发展着友谊,在不同的境界中平等互利。人能够具有这种能力,是人的内心世界天生的多元化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不可能只要情感不要利益,只要智慧不要健康,只要开心不要安全,只要忠诚不要原则,只要名利不要尊严,只要逻辑不要道德。因为要想得到就得付出,要想得到不同就得付出不同,这里的两句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精神上的朋友要付出精神努力,感情上的朋友要付出感情上的努力,物质利益上的朋友要付出物质上的努力,......切不可张冠李戴、不分青红、盲目投入。
“秣陵”,古时的江苏南京。此词源于李清照《临江仙》中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一句。“建康城”亦指南京市。
原词是这样的: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秣陵树,指初春时节南京城的烟树。
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即1129年初,是李清照晚期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单是她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起句直接采用欧阳文忠公《蝶恋花》词首韵“庭
院深深深几许“全句,连叠三个”深“字,乃比兴之作。貌写闺情,实蕴国恨。第二句:”云窗雾阁常扃“是用韩文公《华山仙女诗》”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强”深“的意境,”常扃“与陶靖节《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孤寂之心,忧愤之情,跃然纸上。词境静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难为怀。”柳梢梅萼渐分明“一句,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钩线,着一”渐“字,为点睛之笔”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铺叙,合时、合地,境界自成。”春归“,时间概念:”秣陵树“空间概念,意谓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来临了:”人老“,”老“字,时间概念,”建康城“空间概念,痛北人将老死南陲,创造出一悲恸欲绝的境界上片造境,下片言情。”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建炎之初,清照抒写了许多语悲意明的政治诗,希望朝廷能以社稷苍生为重,谁知中原恢复大业竟至蹉跎。词人面对着南渡偏安的悲剧,既伤北宋之亡,又痛平生所业尽付东流,百感交集。”谁怜憔悴更雕零“破碎山河无人收拾,词人憔悴瘦损、流落江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以写实结。元宵北宋是万民同乐的灯节,试灯,乃北宋官民预赏灯节之俗,今则”试灯无意思“;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则大势已去,恢复无望,而金兵日炽,惨酷的现实哪里还有心情去预赏花灯,踏雪寻诗呢。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枯,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只能用曲笔婉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