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羽是什么意思
更新:2025-04-28 00:54:08 发布:逛逛汉语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曲水流觞”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扩展资料:文化考证:上巳节,节期三月初三日,又称“重三”、“春禊”。“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
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禊之俗。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在《诗经.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禊,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觞
“凤兮凤兮非无凰,山远水阔路漫长”的意思是:凤不没找到凰,而是凤与凰之间山重水远,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最终相会!
这句话,出自:《琴曲歌辞·司马相如琴歌》,作者是张祜。作者简介:张祜(约785-849?),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本诗原文: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男婚女嫁的吉日
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通称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比喻有圣德之人。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鹦鹉的嘴、孔雀的尾。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崘,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寕。"从鸟凡声。ई,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ꆍ,亦古文凤。冯贡切。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