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草色青青是什么诗
更新:2025-04-29 01:35:01 发布:逛逛汉语
“草色青青柳色浓”的下一句是:玉壶倾酒满金钟。出自:唐代诗人高骈《边方春兴》全文:《边方春兴》唐代:高骈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
有这首诗的吗?
有一首差不多的: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一作幼几。洛阳(今属河南)人。
【释义】:你就要离开家乡,奔赴万里之外的军营,通往金陵的驿路上,楚地的白云似乎也同你一样,渐渐地向西飘去。
长江两岸的春色留不住你的脚步,青青的绿草也在为你送行。“万里辞家事鼓鼙”是说李判官将要辞别家人与亲朋好友,不远万里到润州去从事军务。诗人想要强调的,一是行人路途的遥远;一是行人履行公务的特殊性,是要去执行军务。这便暗含了诗人为他送行的原因和忧虑。因为古代交通工具极不发达,即使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也无非是北人骑马南人乘船而己。所以古代的分别往往不是意味着“西出阳关无故人”,便是意味着“人生不相见,动辄参与商”了。更何况李判官这次是到山重水阻的润州去“事鼓鼙”。诗人一再说明行人所去之地的遥远,这里又进一步暗寓着诗人为行人命运未卜而深深忧虑。 “金陵驿路楚云西”就是从地理座标系上为我们标出李判官所去之地的方位。诗里说金陵的驿路直通楚地之西。这里的金陵即润州,因为按照唐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润州也属于金陵的辖区。“江春不肯留行客”一方面点出了这次送别的时间是春天,另一方面诗人又移情于物,抱怨那逝者如斯的江水和一年一度的春花为什么不愿意挽留远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化用了“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意境,同时也是诗人与行者难舍难分的送行场面的真实写照。两位友人并驾驱马,踏着河畔青草缓缓前行。
词意:形容草的颜色的绿,茂盛。象征青春、有活力,生命的美好。
在盛唐诗人贾至和中唐诗人施肩吾所写的七绝中,描绘的是长安已花红柳绿的春光。贾至的诗为:“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意思是说:你看那长安的春光多么美好,草色青青柳丝嫩黄,桃花繁茂似锦杏花芳香袭人。轻柔的东风带来无限生机,它可不会吹走忧愁,越来越长的春日,使我这带着烦闷的人怎么消磨啊!
意思:形容草长得好(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读音:cǎosèqīngqīng引用:《诗》云:‘绿竹青青(翻译:绿竹长的很茂盛。)”例句:像一点润如酥的雨,落下无形无迹,远看才草色青青,无际无涯。扩展资料同义词:郁郁葱葱 [yùyùcōngcōng]状态词。(草木)苍翠茂盛。也说郁郁苍苍。出处:汉·王充《论衡·恢国》。反义词:寸草不生 [cùncǎobùshēng]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他问斩之时;曾发誓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为您推荐更多文章





























